熟悉曹瑞明的人都会看出来,这番话,不是他的风格。
前部分格局太大,最后一句又太过挑衅。
其实,这番说辞,都是无垢教的。
他也是在听完她的话后,才彻底明白通商一事背后的深意。
目光之长远,非他所能及。
在他自愧不如时,无垢却说,这也不是她的主意。
至于是谁,她也没有点明。
他没有再问,因为不管是谁,都已经让他信服。
又正因为信服,所以再在人前重复,就显得浑然天成、自信满满。
曹瑞明的最后一句话,是把整个大殿的人都架在了一个叫做“道德”的火堆之上。
是满足自己称霸一方的野心,还是以百姓为先,甘愿和平?
北漠尚武,四处征战的日子,是很多人心里的荣光。可他们又不得不承认,穷兵黩武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富强,反而让他们越发贫穷,甚至食不果腹。
抢来的资源,根本不够战争的挥霍。
积久成疾。
等到图穆巴塔尔即位后,北漠迎来了最大的一次惨败。
败给了一向尚文的大祁,溃不成军。
大军战败,大君担责。
大君不想担责,就必然要找出问题所在。
于是,北漠的朝野,开始了历史上第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第一步,就是和谈。
和谈的结果,便是送质子入祁。
一开始,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北漠屈辱史的开端。
可正是由于这一步,北漠痛定思痛,开始利用止战的这些岁月,发展民生。
第二步,言官。
中原历史上那一套选官制度,北漠根本没有。
北漠的官员都是由各部落的首领或在历届斗武中拔得头筹的英雄们担当,他们会打架,会打仗,但是不会读书,不会定国安邦。
图穆巴塔尔和少数几个对中原文化有了解的人一商议,当即决定开放了言官的选拔。
选拔方式也非常简单——
北漠各地在城门口搭起了台子。
只要直言敢谏,言之有物,就去台子上口述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