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影出来已经是快到饭点的时间了,班行远决定去蹭饭。比较悲惨的是他得自备食材和厨师。让封剑锋去超市买了食材什么的就乘车去了先生家里。
打发其他随行人员自己找地方觅食,班行远带着封剑锋按响了门铃。开门的是一位和班行远年龄差不多可能稍小一些的女士,有一种让人觉得非常舒服的独特气质。看到是班行远多少有一点慌张,然后很有礼貌地让了进去。
到了屋子里这位女士领着封剑锋去厨房放食材。老人看到班行远非常开心,“挺自觉吗,还知道带吃的来。不过也不是很自觉,来看我这个老头子也不说带份礼物,那些吃的最后还不是进了你的肚子。”
“瞧您说的,怎么说也要带一份心意。”说完从衣袖里拿出一个卷轴,他写的《兰亭序》的复制品。
老人打开看,忍不住赞叹,“好字啊好字!还别说,你那时候的心境应该和王右军写下《兰亭序》的时候是一样的。字的气韵也一样,真迹也不过如此吧。”
看到那位女士从厨房出来了,就说:“小徐啊,快来看你心心念念的书法。行远啊,那帮专家现在整天都是给你做复制,头发给你薅秃了。”
“我给钱了!”班行远笑着说。
徐女士满是赞叹的拿着卷轴仔细端详,还别说,真的很有一套。徐女士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平章事,我怎么觉得这件复制品有些不一样呢?”
“送给人的当然要不一样。我们几个人的落款都是手写的,还有印章也是用的真印章,不是复制的。这是独一份的,送那两位的都没这待遇。”
老人老怀大慰,笑得非常开心。
班行远打出一本期刊递给老人,“前辈给签个名吧。”
老人接过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老人一边签名一边说:“唉,因为国家建设的总体需要,一段时间内对电子信息产业有所忽视。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看到赶上去的那一天。”
“您已经看到了,我就是来向你报喜的。我们不缺人才,也不缺技术积累,缺的是资金投入。我很早就注意到发展信息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偶然的机会了解了有关情况后觉得必须要做些什么。”
“我在格物致知研究院成立了一个信息产业研究中心,进行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光刻机和芯片设计。当然只靠研究院是不行的,联合了很多的配套单位,给了他们大量的资金支持。”
“在一些基础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研究院已经制造出28nm工艺的光刻机,通过特殊工艺,最高可以生产16nm左右制程的芯片。14nm制程的光刻机已经完成理论设计,各组件的技术规格已经发给了配套单位,都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
这已经算是惊喜了,老人特别开心,技术进步超出了预期当然心情愉快。
“怎么一直没有消息呢?”
班行远解释说:“这个中心是高度保密的。那些配套单位也不知道他们提供的组件是用在光刻机上的。”
老人点了点头,“虽然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是你肯定有自己的考虑。还有什么好消息赶快说出来让老头子我高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