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宋江在梁山泊发动起义,兖州三国触不及防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当时声势确实浩大。

不过半个月前,三国签订盟约,停止兵戈后,非常默契的同时镇压国内起义势力。梁山泊根本无法与三国的正规军正面交锋,连战连败下,损失惨重。

不久前,孤收到消息,他们眼下已经龟缩在梁山水泊,随时有被剿灭的可能。”

“国君的消息果然灵通,前日梁山已被魏国大将夏侯惇与夏侯渊两兄弟统领的水军攻破,这是那朱贵的亲笔信,请国君过目!”

高力士在接收到张硕的眼神暗示后,从沈括手中取走了他拿出的书信,恭敬地转呈给了张硕。

而张硕通过朱贵写给朱富的家信,也洞悉了梁山的现状,正如沈括所言,梁山确实已被曹操攻克。

然而,宋江与吴用二人在战局接连失利的情形下,早已预料到梁山的结局,并预先寻好了退路,那便是投靠青州的红袄军。

因此,曹操所攻占的梁山实则只是一具空壳,大部分核心人员早已悄然转移。只是这些人并不齐心,分化成了两个阵营。

主阵营由宋江、吴用领衔,企图东进投靠红袄军,以延续起义大业。另一个阵营则是因各种缘由,不愿再继续下去的人,而朱贵便是其中之一。

这一年多来,张硕从未禁止过朱富与朱贵的通信。如今朱贵走投无路,便萌生了带领志同道合的几个兄弟,前来乾国投靠弟弟朱富的念头。

毕竟,朱富现今是乾国的承务郎,当初也曾向他提及乾主张硕求贤若渴,有意招揽他的事情。(见第 43章)

“哈哈,此乃幸事也。正因孤之贤名远扬,故而这些兖州义士才会不辞辛劳,远道而来投奔。让朱富告知他们,当下乾国正值用人之际,只要他们身怀一技之长,孤定然不会亏待他们!”

张硕微微一笑,毫不客气的自夸道,而谢安四人则顺势附和几句,君臣之间情谊深厚。

“其实.......微臣此来,还有一事,请国君准予。”

正当张硕开心之际,沈括却再次开口,让张硕的心又是微微一沉。

“若是请辞,爱卿便不要开口了。其他事情,孤一定尽力满足你!”

张硕这直白的话语,让沈括到了嘴边的话语,不得不又咽了回去,顿了顿后,这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