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但问题是,他不是单纯的匪徒啊。

借着苟德柱的因果到这个世界也不是为了当土匪。

若是按苟德柱的设计,英灵在西南边陲的四川发展,他本人在长江中游扎下钉子,那么广袤的北方就需要他来纵横。

这么大的地界,六千人想维持一个大秩序,方便英灵后期壮大后解放,那就杯水车薪了。

于是,他打算收编一下本地的游民——苟德柱和政委收编游民是为了进行工农业生产,顺带培育一下无产阶级,形成规模后给大清来个狠的。

直接送走应该算挺狠的了吧?

但展跖就不一样了,他没打算维持一个朝廷或者其他什么管理组织,不是他不会,细查展跖的生平会发现他哥姬姓,展氏,名获。

如果各位不熟悉这个名字,那么柳下惠你们一定听说过吧?

柳下惠的父亲是鲁国大夫,可以说出身士族,“惠”是他的谥号,而没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与谥号这种事情是没有丝毫关系的。

展跖出身士族,这一点毫无疑问。

这是一个种花本土的切·格瓦拉式的人物。

现在书里讲反抗,都会先说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展跖的“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却不怎么讲。

当然,他这个人物非常复杂,毕竟干的是类似盗匪的事情,被黑的五彩斑斓,都跟夏桀并称了,不讲也正常。

谁让他不是农民的儿子呢。

他的打算是入乡随俗,收编大清世界本土的土匪游民,但是这些群体有自己的切口,而且跟后世记载的大不一样。

别说实际应用和后世记录不同,即便是实际应用的黑话,那也是一地一个套路,根本没有通行版本。

或者说,有。

如果真理沉默,那么请刀枪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