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与士大夫共同治国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1938 字 3个月前

也正是在这段看似失意的时光里,司马光开启了一项震古烁今的伟大工程——编纂《资治通鉴》。

当时,收集资料的过程堪称艰辛无比。在那个信息传播极为缓慢、书籍稀缺且珍贵的时代,要涵盖三千多年的历史资料,其难度可想而知。司马光亲自带领着他的团队,四处寻觅。他们跋涉于山川之间,拜访各大藏书世家,甚至不惜重金求购珍贵的古籍孤本。

有时候,为了求得一本罕见的史书,他们要辗转多地,历经数月的奔波。助手们也不辞辛劳,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整理,有的负责校对。他们在民间广泛收集传说、故事,与正史相互印证。

司马光对每一份资料都视若珍宝,仔细甄别,反复考证。但凡遇到模糊不清或者相互矛盾的记载,他必定要穷根究底,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着,上起战国时期,下至五代十国,涵盖了一千三百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对后世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司马光在编纂时总结了许多历史经验和教训,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借鉴,有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作用。编年体的体例和严谨的编纂方法为后世史书的编纂树立了典范。

编纂这本书的原因主要是司马光希望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治理国家的参考,以达到使北宋政治清明、国家繁荣稳定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传承和整理历史文化,让后人能够更好地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司马光在编纂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资金的短缺让他们时常捉襟见肘,有时甚至连纸笔都要节省着使用。人手不足也使得工作进展缓慢,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让许多助手身心俱疲,选择离开。但司马光始终坚守着,从未有过一丝放弃的念头。

他的儿子司马康,深受父亲的影响和教诲,始终陪伴在侧,协助父亲整理浩如烟海的资料,精心抄写每一份文稿。父子二人,在无数个日夜,于那昏黄的油灯下,共同为这部巨着倾尽全力。

公元 1084 年,这部凝聚了司马光父子及众多学者心血的巨着《资治通鉴》终于大功告成。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三百多万字,宛如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

然而,岁月无情,司马光终因长期的劳累和忧思,身体日渐衰弱。公元 1086 年,司马光与世长辞,享年68岁。

他的离去,令朝野上下为之悲恸。但他留下的《资治通鉴》,却成为了后世治国安邦、修身齐家的重要参考,其价值不可估量。他用十九年的光阴,铸就了一部不朽的经典,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司马光的继子司马康,生于北宋天禧四年(1020 年),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他的生父为司马光的大哥司马旦。

司马康自幼端谨,不苟言笑,事父母至孝。他敏学过人,博通群书,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 年)以明经上第,考中进士。

熙宁五年,司马康监西京粮料院。在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他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后来擢升为秘书省正字。任校书郎。元佑四年,为修神宗实录检讨官。元佑五年,提举西山崇福宫。

司马康为人廉洁,口不言财。司马光立神道碑时,宋哲宗遣使赐白金二千两,他以费皆官给为由辞而不受,朝廷执意要给,他只得遣家吏到京师接受,而后将所得赏赐全部赠给族人。

司马康在居父丧期间,住简陋房子,吃粗茶淡饭,睡在地上,因此得了腹疾。元佑五年(1090 年),病情加重,最终无法朝谒。他在病笃之时,仍准备着要向天子进言的奏疏,希望能见天子一面,死而无憾。后来,乡民们得知他病重,纷纷劝说老医生李积前往救治。然而,当李积赶到时,已无力回天。司马康享年41岁。

他去世后,士大夫们在家中相互吊唁,市井之人也无不感到哀伤。朝廷追赠他为右谏议大夫。 司马康以其品德和才学受到时人的认可和赞赏,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事迹和风范在历史上留下了一定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