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在一旁恭敬地听着,眉头却渐渐皱起,眼中露出疑惑之色。
待崇祯说完,王承恩忍不住开口,他微微歪着头,满脸困惑地说道:“陛下,祖大寿守城也是老将了,而且身处前线,可皇上为何给他们拨的火器最少呢?”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解,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崇祯,等待着答案。
崇祯微微抬起头,眼神深邃而坚定,他轻咳一声,缓缓说道:“承恩,你有所不知,秦良玉的军队是以进攻为主,而祖大寿以守城为主。
进攻所需火力自然要更猛,方能破敌,所以当以秦良玉的部队为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试图让王承恩更明白其中的战略考量。
王承恩似乎仍有些不解,崇祯继续解释道:“何况,祖大寿现如今实际兵力只有六千,给他四千条火器,已经足够多了。
多了反而浪费,于其他地方不利。”
崇祯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权衡利弊后的沉稳,他目光灼灼地看着王承恩,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安排。
王承恩听后,恍然大悟,他连拍自己的额头,脸上露出懊恼的神情。
连忙点头说道:“奴婢糊涂了,陛下圣明。祖大寿他妹夫吴襄出了名的吃空饷。
这祖大寿的兵力实数,怕是水分不少,照这样看来,还不如不给算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撇着嘴,眼神中流露出对吴襄吃空饷行为的不屑。
崇祯听了王承恩的话,先是一愣,随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靠在龙椅上,身体微微后仰,笑声在宫殿中回荡:“哈哈哈,承恩啊,事不能做的太难看。
毕竟祖大寿在大凌河城,还是要给一些东西的。
若一点不给,军心不稳,于朕的大局不利。”
崇祯边笑边摇头,眼中有着对复杂局势的无奈。
随即,崇祯坐直身子,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提高声音说道:“这批新火器,至关重要。
要让孙元化派专人去各地教授运用技法,绝不能让士兵们把燧发枪当烧火棍用。
这可是一把就要花七两银子,来之不易啊!”
崇祯眉头紧皱,眼中闪烁着担忧,他深知这些火器对于大明军队的意义。
如果士兵们不会正确使用,那所有的投入都将白费。
王承恩赶忙应和道:“陛下说的是,这些个土丘八,大字不识几个,哪里知道东西金贵。
不派人去教,真怕他们当棍子使。”
他一边说着,他还一边模仿着士兵拿着枪当棍子挥舞的滑稽动作。
崇祯看着王承恩的动作,无奈地笑了笑,他站起身来,在大殿中踱步。
边走边说:“承恩,此事不容小觑,你传朕的旨意给孙元化,让他务必挑选精通火器之人前往。
教授过程中,要严格要求,确保士兵都能熟练掌握。”
崇祯停下脚步,转身看向王承恩,眼神中充满了命令的意味。
王承恩立刻收起笑容,单膝跪地,神色庄重地说道:“老奴遵旨,定将陛下的旨意原原本本地传达给孙大人。”
他低下头,不敢有丝毫懈怠。
崇祯微微点头,继续说道:“还有,让各地将领务必重视此事,若有士兵懈怠不学,或者将领不配合训练,朕绝不轻饶。”
崇祯的声音威严而冷酷,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严厉。
王承恩连忙回答:“陛下放心,老奴这就去传达陛下的旨意,让他们都知道此事的严重性。”
说完,他便准备退下。
“造船的银子也给袁可立办了,他们既然这么有干劲,朕也不会拖他们的银子。”
“是!”
崇祯看着王承恩离去的背影,又陷入了沉思。
他走到窗边,望着宫外的天空,喃喃自语道:“希望这一切都能顺利进行,大明的命运,在此一举。”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忧虑交织的复杂情感。
双手紧紧握拳,仿佛要将大明的未来紧紧抓在手中。
王承恩回来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