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翼善冠,身姿挺拔却难掩疲惫之色。
他站在御案前,眉头紧锁,手中紧紧捏着内阁呈上来的折子。
本以为是内阁拿出了章程,怎料却不是。
崇祯看到内阁折子并非对湖北案犯一事拿出章程,而是和稀泥般反过来问他的意思时,心中的怒火瞬间燃起。
他的手微微颤抖着,用力将折子往案上一扔,发出“啪”的一声巨响。
“内阁搞什么名堂,朕交给他们,他们反过来把皮球踢回来。”
崇祯的话语中充满了愤怒与不满。
他的双眼紧紧盯着被扔在案上的折子,仿佛那是一群不争气的臣子在公然挑战他的权威。
崇祯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撑在御案上,目光在折子上停留了片刻,随后又抬起头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失望和无奈。
他在心中暗暗思忖:这些臣子们,平日里口口声声说要为国家尽忠,可到了关键时刻,却如此畏首畏尾。
难道他们就不能为朕分担一些压力吗?
王承恩在身旁说道:“应该是这些罪官和士绅牵扯的人太多,内阁也不敢拿主意。”
崇祯听后,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缓缓直起身子,背着手在御案前踱步。
崇祯心中明白,王承恩的话有一定的道理。
湖北案犯一事涉及到众多罪官和士绅,这些人在朝中往往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内阁不敢轻易拿主意,也是情有可原。然而,这并不能成为他们不作为的借口。
崇祯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着王承恩说道:“他们身为内阁大臣,就应该有担当,有决断。
如今这般畏手畏脚,如何能治理好国家?”他的语气中既有责备,又有一丝期待。
崇祯开始反思自己对内阁的管理是否存在问题。
他想到,或许是自己平日里对内阁的要求过于严格,使得他们在处理事务时过于谨慎,不敢轻易做出决定。
又或许是自己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信任,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感到孤立无援。
崇祯不满道:“怎么现在内阁做事也畏手畏脚起来!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增加内阁人手。
说内阁事务繁多,有些力不从心了。”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内阁大臣的不满。
王承恩笑道:“这三个人也是奇怪,换作别人入阁,都巴不得什么事都管起来。
恨不得一个人执掌内阁,他们倒好,还想分权出去,不过由此看来,他们三人都不是专权之人。”
崇祯听后也是摇头,叹了口气说道:“成基命、毕自严、范景文三人都算是实心用事,看来他们对抗的压力不小。”
崇祯沉思片刻后,说道:“算了,朕亲自去一趟内阁,当面问问他们的意思。”
侍奉太监快速过来为崇祯整理了一下龙袍衣冠。
崇祯抬起头来,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目光。
他对王承恩说道:“吩咐下去,朕要摆驾文华殿内阁。”
王承恩躬身:“是。”
在前往内阁的路上,崇祯的心情十分复杂。
他坐在龙辇上,微微闭着眼睛,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内阁折子上的内容和大臣们的种种表现。
当龙辇接近文华殿内阁大堂时,崇祯睁开了眼睛,坐直了身子。
他的目光透过龙辇的窗户,望向外面。
他看到侍从和太监们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神情肃穆。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大太监王承恩的搀扶下缓缓走下龙辇,他身姿挺拔却难掩疲惫与焦虑。
龙辇的帷幔掀开,崇祯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严与急切。
他的脚步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对国家命运的沉重思考。
王承恩小心地搀扶着崇祯,微微低头,尽显恭敬之态。
一众太监侍卫紧随其后,他们步伐整齐,神色肃穆,不敢有丝毫懈怠。
崇祯大步流星地走向内阁大堂,他的长袍随着步伐微微飘动,显示出他血气方刚的性格。
皇上的眼神坚定,直视前方,仿佛要穿透一切阻碍,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成基命、毕自严、范景文三位阁臣早已在内阁大堂里办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