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九回 始毕可汗雁门铩羽
正说到隋炀帝被围雁门郡,岌岌可危呀,被三十万突厥铁骑围的里无粮草、外无援兵。隋炀帝由打城墙上扔下N多封求救信,都在竹筒当中,顺着汾水顺水漂流,被下游的隋军截获。打开一看,好家伙,皇上有难了!那还了得呀?!于是,就赶紧地四下报信儿。这一下子,举国哗然。各地隋军是纷纷北进去勤王去救皇上。尤其是北方的隋军,“呜噜呜噜呜噜……”全往雁门郡方向赶。
您说人家北方的离得近,人家也能及时赶到了啊。可这消息传到王世充那里去了。王世充在江都啊。王世充一听,哎哟!一蹦多高啊,马上带上自己的所有兵将连同江都所有能带的人:“全部跟我走!”这叫“尽发江都人”呢。一路是疾驰雁门郡!
说:“再着急能怎么着急呀?”哎哟,王世充会演戏呢。为了尽快行军,一路之上,铠甲不解,顶盔贯甲。“晚上怎么睡觉?”怎么睡觉啊?铺上干草,直接地往干草上这么一躺。早上起来都顾不得洗脸呢,蓬头垢面,一边跑一边哭啊。“哭?”啊,悲泣无度!哎哟,就好像皇帝马上就没了似的。就好像皇帝受了多少苦,自己多心疼似的。反正一边走一边嚷:“皇帝耶——等着微臣啊——让您受苦了耶——是微臣之过也——皇帝等着我呀……”好家伙,亲生儿子都没这么孝顺的。
就他这万里迢迢地往北边赶,能赶得到吗?没等他赶到呢,北边雁门之围解了。怎么解了呢?第一个功劳,那就是李世民的。咱说了,李世民布了疑军,让始毕可汗心惊胆战。又接二连三地接到战报说大隋援军源源不断地扑向雁门郡,自己的闪电斩首行动看来难以实现。
就在这个时候,远在沙漠汗庭的可贺敦义成公主见到了隋炀帝的使者。隋炀帝不是派出使者杀出重围向可贺敦去求助去了吗?那可贺敦义成公主能不帮隋炀帝吗?于是,派人也来报告给始毕可汗说:“北边有急呀!”就说他们的地盘北边发现了敌军!可能有情况!你光顾打别人了,棋胜不顾家哪儿行啊?别让人家把自己的老巢再给端了!赶紧回来吧!
始毕可汗一看,眼前这么多隋军(其实都是李世民他的疑军呐)。老巢又有危险。甭管这危险是真的是假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哎呀!”始毕可汗一跺脚,“隋朝的援军怎么来得那么快呀?!这仗没法打了!再不跑啊,我就被人包饺子了!撤!”他只得率领大军铩羽而归呀。
不过,人家始毕可汗也明白,此次出兵虽然没有擒获杨广小儿,但是,也让这个所谓的圣天子威风扫地了。而且自己没有其他损失,一路之上烧杀抢掠还得到不少东西,见好就收吧!就这么着,人家始毕可汗解围而去。
杨广得知始毕可汗解围了,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呀,也不敢贸然去追呀。“赶紧地先派人出城给我侦查侦查去!”
探马蓝骑在外头转了一圈儿,一看山谷当中一匹胡马也不见,一个胡人也没有。回来向隋炀帝杨广一禀报——
哎呀!杨广这才知道是真的呀。“快!快给我追!这一定是我大隋的援军到了!始毕可汗这小子他害怕了,他跑了!给我追!非得抓住他不可!”于是派了两千人的小队骑兵追击。
还真不错,这突厥说是三十万铁骑,那里头也有老的,也有弱的,这一折腾也有生病的、受伤的。结果,让隋军把这老弱两千余人给抓住了。隋炀帝大喜。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间有人来报,说:“第一支勤王之师已经来到雁门郡下呀。”
“哦?”隋炀帝一听,“是谁带领的军队?”
“乃是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所率领的军队呀!”
“哦……云定兴来了!快!快快快让他进来!”这下杨广高兴坏了,可算见到亲人了。
哎哟,这云定兴啊,直接滚进城来的。怎么滚进城来呀?好像都不会走道了。“陛下——陛下呀——哎呀……陛下,陛下受惊了!为臣接驾来迟啊,为臣救驾来迟!陛下——”“叽哩不楞登……叽哩不楞登……”离杨广两箭多地直接地趴地下了,跪着往前爬呀,把额头、手掌全磨破了,那也在所不惜呀。
哎哟……把杨广感动坏了:“爱卿,爱卿,快快起来!”
“陛下——”爬到杨广脚前头,抱住杨广的双腿,放声痛哭啊。
要么说这隋朝得完呢,净这点子谄媚之人!杨广还感动得掉眼泪呢。
旁边的宇文文化一看,行!青出于蓝,比我还能装呢!“我说云大人,赶紧起来吧,赶紧起来吧,陛下早已没事儿了,都解了围了,没事了,快起来吧,别让陛下难过。”